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医药政策

马蹬草,神奇的中草药,活血止血,消炎止痛的天然良药

时间:2025-05-02作者:fangzhe8666分类:医药政策浏览:11评论:163

马蹬草,又名过桥草、还阳草、小石韦,属于铁角蕨科过山蕨属的小形植物。其学名为Antigramma sibiricus J. Sm,属于蕨类植物门,真蕨亚门,薄囊蕨纲,主要分布在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河南西部及江苏北部等地,生长在海拔2002000米的山地林下潮湿的岩石壁上。

形态特征

马蹬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20厘米。其根状茎短而直立,顶部密生狭披针形黑褐色鳞片。叶簇生,二型,草质,两面无毛。营养叶较短,叶片披针形或矩圆形,长12厘米,宽58毫米;能育叶有长柄,叶片披针形,长1015厘米,宽58毫米,先端渐尖,并延伸而着地生根,产生新株。孢子囊群生于网脉的一侧或两侧,囊群盖短条形或矩圆形,膜质,全缘。

药用价值

马蹬草味淡,性平,归心经,具有多种药用价值:

1. 止血: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和子宫出血。

2. 消炎:具有消炎作用,适用于治疗各种炎症。

3. 活血化瘀:可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偏瘫、跌打损伤出血等。

4. 解毒:可用于治疗食物中毒和神经性皮炎。

使用方法

内服:煎汤,每次36克,或研末,每次1克,每日3次。

外用:研末撒敷于患处。

注意事项

孕妇禁用。

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盲目使用。

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。如果您有更多问题,欢迎继续咨询。亲爱的读者们,今天我要给大家揭秘一种神奇的植物——马蹬草!它可是我国传统草药中的一员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蹬草的世界,探索它的奥秘吧!

一、马蹬草的“前世今生”

马蹬草,又名过桥草、还阳草,学名为过山蕨,属于铁角蕨科植物。它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,主要生长在东北、华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河南西部及江苏北部等地区。这种小个子植物,身高只有10-20厘米,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。

马蹬草的历史悠久,早在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中就有记载。它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,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。

二、马蹬草的“外貌特征”

马蹬草的植株矮小,但形态独特。它的根状茎短而直立,顶部密生狭披针形黑褐色鳞片。叶片簇生,分为营养叶和能育叶两种。营养叶较短,叶片披针形或矩圆形,长1-2厘米,宽5-8毫米。能育叶较长,叶片披针形,长10-15厘米,宽5-8毫米,先端渐尖,并延伸而着地生根,产生新株。

马蹬草,神奇的中草药,活血止血,消炎止痛的天然良药

马蹬草的孢子囊群生于网脉的一侧或两侧,囊群盖短条形或矩圆形,膜质,全缘。这种独特的形态,使得马蹬草在众多植物中独具特色。

三、马蹬草的“神奇功效”

马蹬草的药用价值丰富,具有活血化瘀、止血解毒的功效。它能够治疗外伤出血、子宫出血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偏瘫、神经性皮炎、下肢溃疡等多种疾病。

1. 止血消炎:马蹬草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收缩血管,促进血液凝固,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。同时,它还具有消炎作用,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。

2. 活血化瘀:马蹬草能够活血化瘀,改善血液循环,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偏瘫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。

3. 治疗子宫出血:马蹬草对于子宫出血有显著的疗效。据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记载,治疗子宫出血,可用马蹬草叶三至七片,水煎,打鸡蛋茶喝,轻者一天一次,重者一天二次。

4. 治疗下肢溃疡:马蹬草对于下肢溃疡也有一定的疗效。将马蹬草研末,撒在患处,能够促进伤口愈合。

四、马蹬草的“种植与采收”

马蹬草的种植并不复杂,适应性较强。它喜欢温暖、湿润、通风的环境,对土壤要求不高。在种植过程中,要注意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。

马蹬草的采收一般在夏、秋季进行。采收时,要选择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植株,洗净后晒干,以便储存和使用。

五、马蹬草的“真假辨别”

在购买马蹬草时,要学会辨别真假。真马蹬草叶片呈披针形或矩圆形,叶脉分叉,小脉沿主脉两侧联结成1~2行长网眼。而假马蹬草叶片形状各异,叶脉不分叉,无网眼。

六、

马蹬草,这种看似平凡的小植物,却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。它不仅能够治疗多种疾病,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健康。让我们一起关注马蹬草,了解它的神奇之处,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绿色与健康!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