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医疗保健

石仙桃,兰科珍稀植物,药用价值高,国家二级保护物种

时间:2025-05-05作者:fangzhe8666分类:医疗保健浏览:6评论:163

石仙桃,又称石橄榄,是兰科石仙桃属的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。其主要特征如下:

1. 形态特征:

生长环境:石仙桃喜欢生长在阴凉、湿润的环境中,如林下、山谷、悬崖峭壁或大树上,常见于1000m~2000m的海拔上。

假鳞茎:其假鳞茎硕大如桃,青如碧玉,肉质,有点像翡翠,非常漂亮。

叶子:叶子椭圆形,光滑无毛,一般1片或者两片。

花朵:花期在春末夏初,花生于花茎顶部,花白色或白色中略微带点黄,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。

果实:果期在夏季,每年7月份左右,蒴果倒卵形,种子粉末状。

石仙桃,兰科珍稀植物,药用价值高,国家二级保护物种

2. 分布范围:

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,如云南、贵州、两广、福建等地。

3. 食用价值:

石仙桃可以食用,常用于煲汤,如排骨汤、鸡汤、鸭汤或猪肚汤,是广东地区的传统养生靓汤。

也可以煮水或泡茶喝,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。

4. 药用价值:

石仙桃具有清热解毒、滋阴润肺、利湿消积、化痰散结等功效。

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、肺热咳嗽、腹胀、腹泻、痢疾、风湿痹痛等症状。

现代研究表明,石仙桃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,是理想的天然保健品。

5. 其他用途:

石仙桃因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美丽的花朵,在园艺中广受欢迎,常被用于装饰庭院、阳台和室内环境。

通过以上信息,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石仙桃。你知道吗?在我国的大山深处,有一种神奇的植物,它长得像桃子,却不是桃子,它就是石仙桃。今天,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石仙桃的世界,揭开它的神秘面纱。

一、石仙桃的“前世今生”

石仙桃,正式名称为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.,属于兰科石仙桃属植物。它的名字来源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,别名有石橄榄、石上莲、石穿盘等。石仙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《生草药性备要》中就有记载。

石仙桃的分布范围很广,主要分布在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它喜欢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林中、林缘树上、岩壁上或岩石上。石仙桃的根状茎粗壮,匍匐在地面上,假鳞茎肉质,形状像桃子,因此得名“石仙桃”。

二、石仙桃的“颜值担当”

石仙桃的外形独特,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。它是一种附生草本植物,根状茎粗壮,匍匐在地面上,假鳞茎肉质,形状像桃子。石仙桃的叶片为2片,生长在假鳞茎顶端,倒卵形椭圆形、倒披针状椭圆形或近长圆形,长5-22公分,叶面有3条明显脉;叶柄长1-5公分。

石仙桃的花朵也非常美丽,花葶生长在幼嫩假鳞茎顶端,长12-38公分;总状花序稍外弯,有花数朵至20朵;花白色或浅黄色,中萼片椭圆形,凹陷成舟状,侧萼片卵状披针形,具有明显龙骨状突起;花瓣披针形,唇瓣轮廓近宽卵形,稍3裂,下半部凹陷成半球形的囊,囊的两侧有半圆形侧裂片,囊内无附属物;蕊柱长4毫米左右,中部以上有翅。花期4-5月,果期9月至第二年1月。

三、石仙桃的“药用价值”

石仙桃不仅外形美丽,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。石仙桃全草具有养阴润肺,清热解毒,利湿,消瘀之功效。常用于肺热咳嗽,咳血,吐血,眩晕,头痛,梦遗,咽喉肿痛,风湿疼痛,湿热浮肿,痢疾,白带,疳积,瘰疬,跌打损伤等症。

石仙桃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假鳞茎或全草。秋季采收,鲜用,或以开水烫过后晒干。药材产于广东、福建等地。石仙桃的性味为甘、微苦,性凉。归经归肺、肾经。

四、石仙桃的“保护现状”

由于石仙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较高,近年来,采摘石仙桃的现象时有发生。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资源,我国已将石仙桃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。在野外,我们只能欣赏其美丽,切勿采摘。

五、石仙桃的“文化内涵”

石仙桃在我国民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神话故事中,石仙桃与蟠桃有着密切的联系。相传,石仙桃是孙悟空在蟠桃园打闹时,不小心打落的仙桃,因此得名“石仙桃”。

此外,石仙桃还与许多民间传说、民间故事密切相关。在我国的一些地区,石仙桃被视为吉祥的象征,寓意着平安、健康、长寿。

石仙桃是一种集观赏、药用、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珍贵植物。让我们一起走进石仙桃的世界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。在欣赏石仙桃美丽的同时,也要珍惜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资源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